子熠,本名汪文华,湖北恩施人,土家族。2012年进入西藏浪卡子县工作生活至今,系西藏山南市作家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已出版诗集《羊卓湖畔》。 题记:长期以来,藏族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多的西藏大学生选择到祖国各地求学就业,越来越多的各族儿女来到西藏工作、生活、旅游,无数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样的民族团结的佳话,正在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儿女中交替上演,手足相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新时代的西
序:片头 一只穿着藏靴的脚,深深踩进积雪里,随后,另一只脚也艰难地从雪地里拔出来,吃力地往前迈过去。急促的喘息声在雪野上飘荡。 在白皑皑的山腰上,两名身穿土黄色军装的解放军背着枪艰难地向山顶攀爬。他们的脸被风雪吹成了紫红色,嘴里不断冒出热气来。 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藏族男孩,背上背个羊毛编织的包,在雪地里踉踉跄跄地行走。没一会儿,他栽倒在雪地里。 两名解放军发现了留在雪地上的脚印,他们
多年以后,占堆站在家门口抽旱烟时,准会想起金珠玛米①进驻昌都前的那个遥远的夜晚。当时,这块地方还被称作“朵麦基巧”②,城区是座仅有一万余平米的土城。除了寺院外,几十家商人、领主和官家拥有的高楼深院被搭建在最好的地方。昂曲河哗哗作响,河水翻涌,沿着遍布泥沙的河床流去,河里的泥沙微小、黝黑,却多若繁星,活像身为农奴的占堆一样。 那天无疑是难熬的,占堆将烟管磕在地上,抖出碎墨般的残渣。不仅是那天
清辉明长空, 烟火与夜色相拥。 看天地之色, 点缀鹤唳风声。 心中的信仰逐渐炽热, 燃烧着根根白骨, 洒落到广袤的高原, 点缀着雄伟的雪山戈壁。 我俯瞰历史的年轮, 在那岁月中留下绝笔, 在那边陲的土地上轻吟。 吟鞭东指是浩荡的万里疆土, 今朝提笔是瞳孔的满目江红。 信仰坚定,家国与共, 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伟大的祖国, 在浩瀚宏伟的宇宙中, 刻下沧海桑田
跑旅游的汪杰把从旅游公司承包来的破丰田车停靠在硬化不久的新藏(叶拉)公路——219国道所处开阔的草地边,把学生桑木嘎和干事(我)带到一处月牙形土坑里打尖。 我要在这里讲的是发霉的陈年往事…… 阳光如同金色的毯子,在开始泛黄的原野上铺展开去,刺激着远处的雪峰向天空升腾。 三张嘴在进食的同时,谈论起共同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我发现我们三个男人想着各自的心事,一开始交谈起来,效果不尽如人意。
1 很多年以后,达瓦老人回想起第一次买开心果时的场景,不由感叹人生如此短暂、岁月如此无情。 “老板,我要一盒开心果。” “好的,给你开心果,记得每天吃一颗,天天开心哦!” 年轻时的达瓦总是穿着破旧的土灰色牛仔裤,屁股上还缝着蜘蛛侠的卡通图片,据说这样缝补不仅能遮住裤子上破掉的洞口,还能增添几分潮流感。他的嘴角还有已经干了发白的口水印子,土黄土黄的头发和明亮的大眼睛格外引人注目。 他
一 我把头发剪得很短,不认识的人都以为我是个小子。 夏天,我穿上那条破洞牛仔裤站在我家的屋顶,每当阿爸发现我,我就会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反复告诉自己,我是男孩。阿爸阿妈没能馈赠我直线的身躯,可我依然有能力让自己变成男性。 阿爸说,我疯了。 他总喜欢否定我的一切,他曾要求我把剪掉的头发吃到肚子里,我想他一定参考过种青稞的方法。我照做了,头发的嚼劲不怎么样。没等我吞到肚子里,他又打我。他
“你为什么这么讨厌我?” “因为我看不惯你脸上那副什么都知道一样的表情。” 第一句话是一位高个子,短头发的女孩问的。第二句话是一位矮个子,长头发的女孩回答的。 那时的情景是:矮个子女孩急忙从公园的大门出来,高个子女孩追出来问了这个问题,矮个子女孩回头回答了这个问题,矮个子女孩生气了,电影到了最好看部分。“叮咚”我的微信响起来,我暂时脱离了电影《在海上》的剧情,回到现实中。电影中每个人都
(一) 扎西第二次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正在打印需要他签字的输血同意书和手术风险知情书。他和半小时前一样,手不停在发黑的氆氇藏装里进进出出,但每次都掏不出什么东西来,嘴里用我听不懂的藏语方言轻声嗫喏着什么。 打印机嗡嗡的响声停下来的时候,扎西的嗫喏也停了下来,他干涸的那双眼睛一直盯着我的动作。我在刚打印出来的几张纸上挨个签上名字,然后转头面向他用生硬的藏语说:“签字。”他没有犹豫,把原本就
我第一次触摸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还是五年前的事儿,那是一次旅行,我还没被选派到林芝工布江达县工作。就因为那一次的旅行“错高”定格在了我的视线里、镜头里。木石混合而制的房子,宅门上含义丰富的图案,色彩鲜艳、搭配和谐的屋檐,都显示出工布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都散发着莫名的神秘。她的颜色和独有的性格,烙在了我心里。 虽然巴松措名气不小,但游客也多半止步于此。以前通往错高的交通比较差,所以生活在其源
勤 乡间之春,其实早在过完年后,就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年前的闲,年后的热闹,到了元宵节,就得暂告一段落了。春寒料峭,风霜依旧,但田埂上处处可见脱下的厚重棉袄。在墙根暖阳下窝冬的农人渐少,他们脱下棉袄,走向田间,开始酝酿着新一轮的春耕。 此时,举目环视,空旷与忙碌交织于村庄中。经历了一冬的萧条,风霜雨雪把大地清洗得格外空阔。但满目空旷中,已有点点新绿破土而出,开始试探春意的浓薄。田间地头
初春,与拉萨相约 在初春乍现的时候,我漫步于古色古香的八廓街上,古朴的建筑映衬着湛蓝的远天,街道上虔诚向佛的人群川流不息,随着微冷的春风飞扬起的几缕思绪,按捺不住在脑海中生根发芽。 拉萨是什么,是佛陀手心上捧着的那片净土,还是苦苦寻觅着的那座心中向往的圣域,或是浮现在地平线上忽隐忽现的轮廓,亦或是仅存于广袤雪域中那镜花水月般的真实? 雪域高原是无私的,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美好展现在
我住的小区毗邻一块打围多年却迟迟没有开工的荒地,就在我家生活阳台的对面。在这块荒地上,各种声音你方唱罢我登场,除隆冬外,一年三季,像是在搞接力赛。从立夏早玉米点下,到秋分晚玉米收获,布谷鸟的叫声一直是荒地中孤单的独唱——大概只有一只。“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叫得有些凄凉,有些旁若无人;七八只画眉鸟在密林里扑腾,翅膀扇出的风声四下流淌;麻雀最是闹腾,叽叽喳喳,呼啦啦站满一根黄叶半落的树的
沙冒智化,原名智化加措,出生于八十年代。自由撰稿人,藏汉双语诗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西藏文学》《达赛尔》等刊物发表藏文和汉文作品。出版诗集《厨房私语》(藏文《掉在碗里的月亮说》(汉文)、《重生拉萨》(意大利文,Fiori Picco翻译)等八本诗集。荣获首届“吐蕃诗人奖”、2020年获意大利金笔国际文学奖、2021年获西藏“新世纪文学奖”、2023年获第10届意
在藏地 这样的荒芜 需要大声喊出来 回应我的,不是那空中悬浮的鹰 便是远处耸立的雪峰 在藏地 更多地可以看见玛尼堆和风马旗 也可以碰见 遮天蔽日的风沙 在藏地, 一块石头的念头 它们绝对是来自于那雪峰 不要轻易 把自己的影子交给湖水 它们也绝对来自于雪峰 在藏地 我愿学古人 树叶遮体,钻木取火 使用石器,用简单的文字 过粗陋的生活 对生活最大的彻悟是:
与白云对座 在三十四层楼顶上惬意仰望 让阳光刺穿我胸膛 晒一晒腹中斤两 一腔挚爱冲向天堂 与星星对座 盯住天空眨眼模样 思考年轮圆缺 修缮心中犁杖 诉说岁月渴望 与大海对座 携手爱人慢聊 静听海与岸对唱 海燕扑打波涛发出的高音 仿佛迎来乘风破浪的时光 与草原对座 欣赏日起日落 雪山依然皑皑闪亮 牧场依然成群牛羊 帐蓬里泛起牧歌脸庞 与故乡对座 春节期
六月七日这天, 一千二百万人赶赴一座桥的桥头, 穿越一座窄窄的独木桥, 希望抵达心目中胜利的彼岸。 这样的艰辛历程, 中国人已走了上千年。 从孙伏伽到刘春霖, 五百五十一位状元, 他们一朝成功天下闻名, 有的与莺莺成就 才子佳人的佳话, 有的与香莲成为 公案剧的典型, 但还有太多太多的人, 则成为滑稽才子孙山玩笑的对象。 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已成为过去式, 白卷英
越过千山和万水 只为轻轻靠近你 1. 你是一座座绵延不绝的山川 皑皑白雪像仙子的白纱 飘在山顶 圣洁得让人不敢直视 2. 你是世界第三极的喜马拉雅 傲然环宇、虎踞龙盘 庄严地俯瞰着 蓝色星球 3. 你是汹涌的雅鲁藏布江 从杰马央宗冰川奔腾而下 蜿蜒奇幻、狂暴磅礴 哺育、灌溉着下游芸芸众生 4. 你是众山之父的南迦巴瓦峰 犹如一根直刺天空的长矛 云雾缭绕
鼎乃国之重器 国强民富盛世铸鼎 天上西藏 祥云缭绕团结和睦 鼎火旺盛国泰民安 三足稳固固国安邦 双耳高耸鼎盛发展 民族团结之宝鼎 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伉俪情 颂唐蕃会盟碑舅甥情 颂忽必烈与八思巴君臣情 鼎中见民主改革春风 毛主席派人来的恩典 两路通车的喜悦 腾飞西藏的自信 铸鼎记每一幅历史性画面 铸鼎赞各族人民大团结 小村新村 小康不小,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在高原》中,尼玛潘多把笔触集中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通过白玛措吉一家四代的故事,将西藏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时代变迁下人们思想意识地变化细腻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日常化的叙事,是尼玛潘多对那种刻意凸显西藏奇异色彩的文学书写的有意反驳。外地人看西藏,目光所及总是奇崛的峰峦、诡秘的宗教、成群的牦牛和无边的草场。于是,一些作家在描写这片土地时有意无意地隐去在这里生活劳作的人的痕迹,即使有描写,也不够饱满。而西藏
短篇小说集《透进病房的阳光》是除长篇小说《紫青稞》《在高原》外,尼玛潘多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又一个重要收获。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不仅讲述了关于协噶尔村普通人的温情故事,而且表现了作者隐藏在小说深层的浓烈情感,还艺术地呈现了作者理性且富有逻辑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智慧。 作为一位活跃于当下西藏文坛的重要作家,尼玛潘多拥有成熟的理性思维,同时又抱有柔软的温情,重要的是,她可以将两者合理巧妙地融合在一
短篇小说集《透进病房的阳光》主要描写日常生活与人生百态。从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到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从人物的各种人生遭际到生老病死,小说聚焦于平凡的小人物的心路历程与精神道德表现,彰显出作家的人文关怀、使命感及追求平等的现代意识。 《提亲》写老木匠上琼珠家为儿子丹增提亲,迟迟未见回音,好不容易等来琼珠的阿妈,她却说,女儿现在还不想考虑亲事。老木匠顿觉颜面尽失,恼羞成怒,恨不能有占卜师的魔杖,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