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推进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建设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虽然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却非知识产权强国,因此构建完善的高价值专利识别方法将有助于专利价值精准分类,从而更有效地完善专利布局、提升研发效益、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等。选取珠海市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发明专利数据,提出以专利形成的全周期过程构建高价值专利识别指标,即高水平技术研发类指标、高质量申请确权类指标、高回报转化运用类指标,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自适应增强这三类机器学习法搭建高价值专利识别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完善高价值专利识别体系,助力企业和决策部门高价值专利识别工作的开展。
以知识价值链模型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遵循“内外部动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建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共演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平台数字化与业务数字化对于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效应,动态能力起着重要中间作用;竞争压力和资源约束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速度、创新质量的关系分别具有倒U形的调节作用和负向调节作用。最后,针对企业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化转型在提升创新绩效方面的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以我国计算机和电子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和汽车业2008—2015年间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探讨了何种三方合作的研发联盟类型和企业所有制性质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并基于样本中专利截至2022年的引证信息讨论了不同研发联盟类型下创新产出的技术影响力。实证结果显示:(1)在研发联盟组合中,子公司-子公司-子公司(Es-Es-Es)类型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最优;(2)在研发联盟组合类型中,企业所有制性质隶属于国有企业比隶属于非国有企业更能有效地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拓展分析认为,由多样化的研发伙伴类型所构成的研发联盟其创新产出的技术影响力更大,未来更容易被再次应用。
中国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基本支撑。在探究共同富裕本质内涵基础上对科技创新呈现的多元价值目标和多样物质形态做出综合阐释,并以此为理论根基探讨两者相互作用的基本逻辑,从中间环节和共同属性等角度诠释其联系性,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等角度诠释其条件性,再从所起作用的战略性、关键性、全面性、不可替代性等角度出发,论证科技创新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作用。最后对科技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体系进行综合描绘,提出在战略层面推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世界科技中心建设、在制度层面优化体制机制并完善分配制度、在具体层面通过综合实施多项措施解决问题矛盾,进而在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协调效率和公平,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鲜明的时代主题,对于农村养老服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参考价值。为探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在逐次对资料进行拆解、归纳和提炼后,构建出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解释模型,“情景驱动-规模化建设-规范化创设-智慧化嵌入-系统化发展-治理导向”构成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演化阶段;农村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实现和增进构成了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向度,由此勾勒出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向乡村共同富裕演进的美好图景。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幸福城市建设的推进,国民幸福感的提升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学界也涌现大量学术成果。然而,现有相关综述性文献存在时效性不足、研究尺度过于聚焦等问题。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1990—2023年主观幸福感领域的英语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合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并结合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全面客观探析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向。研究发现:①1990年至今,主观幸福感研究经历了学科拓展、微观空间转向、深入研究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多学科交叉、微观空间、人本主义为显著特征;②高产作者凸显而核心作者群缺乏,作者跨界合作度低,高产作者主要来自美国、西班牙;③研究机构合作广泛但强度不足,尚未形成核心研究群,高产机构集中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目前,主观幸福感研究发展已相对成熟,后续研究可着重关注微观邻里空间这一分析单元,以弱势群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借助新兴测度工具,不断完善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和效应的理论框架。
探究被引广度(Cited Breadth,简称为“CB”)、被引深度(Cited Depth,简称为“CD”)之间的关系,以及CB、CD与作者学术影响力的关系,可为该领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选择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和跨学科中兼顾高被引和高发文的前10名作者,并在WoS核心数据库中获取20位作者的全部数据,运用CB和CD公式计算20位作者的数据结果,进而从二者关系、与作者引用影响力关系、与作者社会影响力关系、与作者合作影响力关系等角度着手,分析CB和CD特征。结果发现,无论是单一学科还是跨学科,CB和CD存在相关性,但是相关系数较低;CB与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较低,但是能够多元化表示作者的影响力;CD能够表示作者引文分布情况,且与作者引用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合作影响力的相关性较高,更能展现作者研究工作和其他不同类别研究成果在不同维度的影响力,兼顾揭示学术写作中所引起的公众参与情况。综合来看,CB、CD与学术影响力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能代表作者学术影响力,只能作为参考性的依据。
数字技术和数字化工艺的使用重塑了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从而产生了新的创新方式。数字创新的颠覆性特性促进了平台业务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外部生产者和用户互动,交换和创造价值。平台业务已经成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机遇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以产品供给为基础的规模经济[1]。 平台技术让较少的参与者逐步取代了大型成熟企业的地位,这些参与者改变了与生产者、消费者互动中的角色,促
领导授权多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风格与管理行为,且已被证实带来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不同于主流观点,本研究聚焦于领导授权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并以压力认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等多种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以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职业韧性和差错管理氛围为调节变量的双调节模型,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1 025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授权与员工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挑战性工作压力和阻碍性工作压力在领导授权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职业韧性在领导授权与挑战性工作压力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领导授权与阻碍性工作压力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厘清了领导授权的有效性边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为了破解短视频市场的监管困局,构建行而有效的短视频平台监管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政府静态惩罚机制和分级惩罚机制下短视频平台和用户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双方行为决策的动态演化路径和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静态惩罚机制下,当政府惩罚力度或平台声誉损失逐渐增加时,短视频平台倾向于选择“严格监管”策略,但随着监管成本与流失用户成本的增加,短视频平台继而转向选择“消极监管”策略。用户的策略选择取决于平台惩罚和政府惩罚,当且仅当平台惩罚与政府惩罚均较大时,用户才会选择“合规”策略。分级惩罚机制下,增大一级惩罚与二级惩罚的力度,也将使平台选择“严格监管”策略。分级惩罚机制下短视频平台严格监管的概率随着用户合规概率的升高而降低,而静态惩罚机制与之相反。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静态惩罚机制,分级惩罚机制下短视频平台总是会选择“严格监管”策略。
绿色低碳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从人口角度入手,以2006—2020年黄河流域6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口流动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对人口流动背景下黄河流域的碳减排路径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对流域碳排放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人力资本积累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碳减排路径;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具有减排调节效应。据此提出黄河流域碳减排路径相关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峻,企业作为重要经济主体,提高整体绿色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国内外有关企业绿色创新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表明:(1)学术界关于绿色创新内涵以及分类维度尚未达成统一,同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绿色创新逐渐得到重视。(2)绿色创新的衡量主要采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近几年以绿色专利数量作为衡量指标被广泛采纳。(3)关于绿色创新结果机制的研究以绿色创新对绩效影响研究为主,其他方面涉及相对较少。(4)企业绿色创新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其中外部因素主要集中于政府以及利益相关者,内部因素主要集中于高管特征以及企业属性和特征。(5)绿色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文献远多于其作为调节变量的文献,作为中介变量主要集中于企业绩效、竞争优势以及环境保护视角这三类。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企业绿色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企业绿色创新有效推进以及绿色创新理论框架的发展完善提供帮助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