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视角出发,选择三峡集团作为研究案例,以文本分析与专利分析为手段,探究了三峡集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路径。研究发现:该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整合创新”的演化过程。从专利合作网络的视角来看,在集成创新阶段,较高的非冗余性可以帮助企
摘要: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促进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政府干预、价格效应在此过程中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2)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市场扩张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区域
摘要:从外部供应链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如何提升数字化转型绩效的问题,集中探讨了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通过使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21年间304家企业的3 344个均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有明显促进作用;供应商集中度能够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一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财务
摘要: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能力是规避数字化转型失败的微观基础,现有研究在其如何测评方面存在理论缺口。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提出了体现差异优势和决策偏好的测评方法,测度了六家制造企业的数字创新能力水平。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包括智能连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字集成能力、数字经营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五个方面。同时,测评方法基于差异视角,站在企业个体立场最大限度开发差异优势,从管
摘要:提高农业GTFP是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驱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或能结合产业集聚推动农业GTFP提升。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维度指数对中国农业G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空间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快速提升对农业GTFP产生
摘要:基于我国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资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验证了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同时基于企业异质性分析该效应的差异。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U形影响,环境规制会削弱该影响;政府资助显著促进非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而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存在U形影响,环境规制会削弱政府资助对重污染企业的U形影响;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企业,环境规制正向调节政府资助
摘要:分析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构建4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能源、经济、环境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别与能源、经济、环境二元及四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2
摘要:随着零工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零工的监管问题成为社会和企业面临的挑战。基于此,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以网络直播带货平台生态系统为例,构建网络主播、平台企业和平台用户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单方的演化策略受到其他两方策略的影响;网络主播采取合规行为需要考虑平台企业奖励和惩罚强度、平台用户造成的声誉损失以及损失赔付等因素;平台企业监管行为需要考虑监管获得的额外收益
摘要:激励员工建言是管理实践的核心要点,建言行为可能是员工认知与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华南地区多家企业共303位员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上级发展性反馈和同事发展性反馈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2)心理安全感和情感承诺在上级和同事的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3)员工神经质水平分别调节了同事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心理安全
摘要:现代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极端事件不可避免。作为应对极端事件的关键选项,临时团队如何在复杂、动态和不确定性极强的极端情境压力下提高效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采取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访谈编码等定性研究,识别出极端情境下影响临时团队效能的主要因素,进而构建“情景-应对”下团队效能提升的理论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极端情境中,临时团队情境应对会通过团队凝聚力
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立足于国家整体经济及区域经济稳步协调发展的战略。文章基于中国2013—2020年省级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进行测度,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核密度等方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动态演化的空间关联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13—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整体网络密度稳步提升但依旧处于低水平。(2)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两极分
摘要: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厚植的“土壤”,目前有关数字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研究尚比较缺乏,同时也忽略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对旅游经济产生的冲击。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鉴“数字化悖论”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数字化悖论”的存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N形影响,证实了数字化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