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教育根本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握优质均衡时代内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全局性谋划、前瞻性思考、整体性推进,认清优质均衡的意义,把握优质均衡的要义,领悟优质均衡的大义,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摘 要:一个家庭是有表情的。任何主体都有表情,大到国家、民族、地区,小到社区、单位、家庭、个体。家庭的表情是一种教育资源,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力量。好的家庭表情是积极的家庭心理自然的表达,它丰富多彩,阳光欢乐。生活在这样的表情中,孩子会感到安全、放松,自然地打开自己,大胆地释放自己的天性,乐于创造和表达自我,会勇敢、大方,善于交流。 关键词:家庭教育;表情;积极心理 一个家庭是有表情的。任
【编者按】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有着丰富含义和表现形式的精神,既是静止凝固的,又是流动生长的。我们要从继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的逻辑起点出发,寻觅它的时代意义。本期《关注》栏目,约请几位名师共同探索教育家精神的内核,以及如何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教育行业的最高职业精神,是教师群体集体追求伟大教育家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属性。教育家精神可以体现在每一个平凡教师的日常教育环节及教学
摘 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新时代全体教师敢于担当的必然选择。立足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实践,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有“大情怀、大责任、大品行、大本领、大格局”;“小处着手”是指教师在常规工作中要做细、做足教书育人工作,通过无数个“小”累积支撑起一个个“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大先生;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教育能力和智慧,更需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数学界及数学教育界就不乏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榜样人物,他们情系祖国、至诚报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愤启悱发、因材施教,刻苦勤奋、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成为一道道光。每一个教育者都应逐光而行,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凡的贡献。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精神追求;数学大师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数学教育家精神,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富矿之源。我们要向名师、大家学习如何教精其术、教明其道、教取其势、教有其思、教专其业。在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指引下,不断获得这座富矿的滋养。向前辈学习,一直行走在追逐他们的路上。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育富矿;教学指引 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从教学的角度,我们要学什么?可以学习育人上的师魂境界,事业上的志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情境研究逐渐升温。其中,情境及相关概念的研究表明,情境具有社会属性与认知属性,其高频相关概念主要有数学情境、问题情境、教学情境等;情境的功能与价值研究表明,情境是发展和评价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培育非智力因素的触发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场等;情境的创设和使用研究重点关注创设的原则和策略、使用(教学)的基本模式以及试题与作业中的情境设计等。展望未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的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厘清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消除关于英语启蒙年龄的疑虑,掌握适应不同阶段的关键方法,才能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关键词:英语学习;起始年龄;语言关键期;学习迁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明确,小学阶段开设国家课程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1]。不
摘 要: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拓展数学教学内容,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等方面。数学阅读的促进策略包括营造外部环境、激发内部驱动、提供方法指导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阅读的空间、时间和素材等,内部驱动主要包括阅读的意识、榜样和目标等,方法指导主要包括略读、细读、研读和续读等形式。数学教学中,可以从数学问题、数学教材、数学拓展
摘 要:教学主张,本质上是教育工作者或教育机构对教学理念、原则和方法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主张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理念,既凸显教师的个人风格和技能,又建立在深入理解教学原理的基础上。它不仅为教学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还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策略参考。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偏好,受个人经验、教育背景、专业发展和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能够根据这些变化,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策
摘 要:以文献分析为依据,以主题写作和主题访谈的形式开启实证调查研究,从664篇作文和个体访谈中洞见现实中存在的儿童不健全人格现象,如对学习缺乏深度认知、对家长缺乏感恩之心、与同学交往缺乏技巧等。提供的应对建议有:开设电影课程,唤醒深度认知,缓解学习烦恼;开设亲子课程,改善沟通方式,缓解亲子烦恼;开设读写课程,增长相处智慧,缓解交往烦恼。 关键词:健全人格;学习认知;亲子沟通;人际交往 健全人
摘 要:评估教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发现如下问题:技术性实践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四类实践,调控性实践和社会性实践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其他学习实践;未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时可能遇到的认知发展困境,设计的方案未能真正发挥作用;部分核心知识或能力的培养与项目化学习方案之间的匹配性欠佳,导致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科味道”消失。据此设计了理论学习和研究引领下逐步深化实践操作的“两驱三阶”方案,以理论学
摘 要: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美术特色高中的独特性,展开“全景式”美育的探索:在“以美培元”和“创美育才”的核心理念下,做好课程建设,在必修课程中以美育渗透为主,在选修课程中立足美育创新,指向真实问题的解决;从学校整体的文化、环境、设施等维度出发,划分功能区,构建美育空间,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关键词:“全景式”美育;课程建设;美育空间;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系2022年度上海市
摘 要:从教师、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评价和家校合作五个维度入手,开展减负增效的校本行动。教师维度,“思”与“行”双向突破,打造减负增效的主力;课堂教学维度,做好“加减法”,让减负增效在课堂上落实;作业管理维度,精细化运作,撬动减负增效的重要杠杆;学生评价维度,探索新的机制,助力减负增效走深走实;家校合作维度,改变教育理念,构筑减负增效的家校共育场景。 关键词:减负增效;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家校合
摘 要:现象教学认为,知识并不一定是人脑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而是对现象的解释,这个解释可以与本质和规律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歪曲了它们本身。从知识教学到现象教学,体现了这样的逻辑:教育在一步一步走进大自然、走进真实世界,而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主观能动性得到越来越突出的表现;教育在一步一步从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更多地关注到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规律,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再到“如何有效地学”。
摘 要:回到学术的学习,是回到学问本身的学习,是正本清源、回到根本的学习,具有严谨性和客观性。回到学术的学习能让实践充满理性的智慧,为创新夯实理论的根基,促追求趋向理想的境界。要以更系统的规划、以更充分的准备、以更专业的方法回到学术的学习。作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应扎根江苏教育大地,自觉担当起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融入名家培养团队,通过卓越的教育实践和成果,增强团队的辨识度和社
摘 要:村级小学的校园文化建构需全盘规划、全新设计、统一主题。“寻根”“依境”“因人”,为“村小”校园文化的建构提供了源源活水。在实际操作中,各类要素的统筹安排,可以用到“串联法”“并联法”“串联法+并联法”,且要讲求序列化,注重人性化,凸显特色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村小”;文化建构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新时代乡村儿童表达育人任务群课程化建构与实施研究”(编号:2023
摘 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基本的学习要求。而一些“特殊”的文本、特别的语段,要细细地读,读出文本的深意。 选取核心语段,读出文本蕴含的深层情感;链接相关素材,读出文本细节传递的深刻意味;结合时代背景,读出文本意境隐藏的深厚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语言积累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基本的学习要求。而一些“特殊”的文本、特别的语段,要
摘 要:“大思政课”为新时代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和路径指引。以“大思政课”为引领,建立“走出去”的常态活动机制,推进“走进去”的能力提升工程,畅通“走上去”的表达互动渠道,抓住“走下去”的长效发展关键,有利于推动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大思政课”;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社会实践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以下简称“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是一项面向全国高中生创
摘 要:“易加生态课堂”是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呼应时代“人网融合”的要求,依托“E学习”平台,创新育人方式,探索出的教学形态,主要包括“引导自学”“探究展学”“评点省学”三大教学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易加生态课堂”遵守生本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关键词:“易加生态课堂”;教学形态;生本性;共生性;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校园、课堂、教学行为等教育要素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渐演变
摘 要:“心流”是一种积极情绪,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学习活动或任务。“心流”的内涵价值与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相契合。课堂上学生深度学习、获得高峰体验就是一种“心流”体验。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达成“心流”状态的策略有:游戏化,让目标明确具体;可视化、具体化,让反馈即时有效;低入、进阶、开放,让任务轻松而不失挑战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流;游戏化;可视化;学习任务 我们来看三个镜头—— 【镜头1】
摘 要:《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棵常青树,却在教学中偶尔会遭遇“冷板凳”。经历研习之旅,以完成专题任务的方式进入,“再识”这首诗,洞悉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依托“爱”的文学母题升华这首诗,逐层进阶捕捉其多重含义;结合诗人经历延读这首诗,领悟其真实与纯粹。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习 本文系江苏省第十四期教学研究重点自筹课题“新测评背景下高中语文‘梯度读写’生态优化
摘 要:“同行春天,童享春意”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师生穿梭于不同的学科间,与春天同行,尽享浓浓春意。以“春”为原点,定位“跨”的方向;以“春”为锚点,融通多学科知识,组织“‘跨’了科,‘春诗’如何学”“‘跨’了科,‘春食’如何做”“‘跨’了科,‘春事’如何玩”等可以跨的学习活动;以“春”为焦点,使用不同的学习任务单,搭建不同的成果展示台,跟进可以“跨”的学习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单
摘 要:教育写作的起点是阅读,把思考付诸实践,证实或者证伪之后,再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可靠的经验。教育写作的素材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积累教育写作的素材,不一定要标新立异,但要有不断突破自我的意识。光有经验在教学之路上是走不远的,突破眼界和思维限制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论学习。 关键词:教育写作;阅读;素材积累;理论学习 提到教育写作,征文要写,比赛要写,评职称还要写,可以说,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卡
摘 要: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点,为每位新生设计了一枚“能量手环”。根据班级顺序,一年级五个班的手环分别设置成红、橙、黄、绿、蓝五色,上面刻有学生的名字、学号以及一些主题口号等。利用手环,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学校生活,让家长放心;快速识字,交上朋友,早日克服生活中的阅读障碍,开启自主阅读生活;了解学校、爱上学校,愉快地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尽早步入规范、有序的行列。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友谊;
摘 要: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为了创造”的园本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体适能运动创造“健康的堡垒”,以亲自然游戏创造“热烈的兴趣”,以专用室活动创造“未来的可能”。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园本课程 我园地处吴文化发源地——江南第一古镇梅村,取名“崇德”,旨在传承泰伯的至德精神。在多年的办园实践中,我们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形成“陶融至德”的办园理念。这一理念深受
摘 要:专业阅读,关涉学校管理者的精神发育。只有进行专业阅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教育的内涵,明白学校战略、管理、制度、流程,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在与管理相关的专业阅读中,总结出六个管理“心法”:学校变革的逻辑是“使命驱动”、学校战略的关键在“优良执行”、战略改进突破口在“差距识别”、最高层次的管理是“走动起来”、制度改进应该指向“学生中心”、管理流程的作用是“路径指引”。 关键词:专业阅读;学校管理
摘 要: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必然有着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阅读名师的成长故事,让名师的心路历程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有助于提升内驱力,激发前行的动力,实现专业的持续精进。《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一书中有20位名师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生命叙事,这些名师的成长经历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他们的专业发展具有激励性,成长方式具有示范性,教育情怀具有引领性;在发展中都注重夯实教学本领,主动强化学习
世界读书日,有学校要我谈谈读书之乐。我很高兴,但也很惶惑。高兴的是,请我去谈读书,至少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读书人;惶惑的是,读书于我而言不过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如果这个也要谈,岂不是吃饭睡觉都有得一谈呢?不过,我还是很能够理解学校的意思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偏巧现在的学生却不怎么愿意读书。所谓“外来和尚好念经”,借了我的嘴巴说一说读书的好处,庶几他们就会爱上读书也未可知。 人
只要观摩课堂,我就习惯于坐在教室中间,与学生为伴。我喜欢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看看他们对教师的反应,听听他们讨论的话题……有时我也会翻翻他们的课堂笔记。由此,我发现一个容 易被忽视的问题,即大多数学生并未让课堂笔记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学生不做记录、来不及记录、不知道记什么、记录内容错误百出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在“中等生”或“学困生”身上较为普遍,一些“学优生”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问题。 课堂
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教育家精神,用教育家精神要求、引领、激励、成就自己,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那么,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的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体现在教师的理想精神上。教师职业需要理想的支撑,更需要理想主义精神的普照与辉映。因为教师职业关乎的是人,塑造的是生命,这就决定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