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提高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作为一门研究科学本身发展规律和实践的学科——科学学,致力于理解科技如何成就未来、如何影响社会、如何促进人类进步,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科学学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
新时代的科学学重新崛起。2024年5月30日—31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下文简称科学学所)成功举办第9届浦江创新论坛之“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会议以“新时代的科学学”为主题,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指导下,由科学学所倾力主办,邀请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会、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SPRU)、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
当今时代,全球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都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需要加强科学学的研究,探求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健康有效发展。 科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现代科学自身是一个社会系统,同时处于更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这给科学学提出两个基本问题:科学活动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和规范才有利于科学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科技突破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日益提升,对于大设施、大团队和大协作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文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大科学与小世界的逻辑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大科学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意思很明确,大约每隔30年,我们所处时代的内外部环境总会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调整发展思路,进行新的路径选择。而如今,
许多宇宙学难题仍有待解决。通过采用广泛且多样的方法, 粒子物理学正朝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就在十年前,粒子物理学领域看起来还处于混乱之中。大型强子对撞机刚刚启动,虽然他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标准模型预言的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但他们未能找到任何证据来支持任何一种能够带领我们超越标准模型的其他主流理论。费米实验室,能量前沿领域的先驱,永久性地关闭了其主加速器,而对像中微子质量起源、暗物质性质
借助定向演化的力量,科学家距离开发能穿越 人类血脑屏障以提供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又近了一步。 血脑屏障(BBB)是调控物质进出大脑的细胞堡垒。它确保大脑能够获取关键营养物质,同时保护其免受病原体和毒素侵害。另一方面,血脑屏障却也阻碍了许多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不过眼下,基因递送载体系统升级换代,有望很快带来高效疗法。 科学家正在研究脂质纳米颗粒和其他递送载体,但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因其靶向能力
嗅觉丧失、头痛、记忆力问题是COVID-19带来的一系列折磨人的神经系统症状,这会使日常活动变得困难。2024年3月,一项新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大脑炎症可能是这些症状的根源。 并非所有数据都指向同一方向。部分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直接感染脑细胞。这些工作支持了此前“直接感染SARS-CoV-2导致COVID-19相关大脑问题”的假设。另一些新发现则支持了“大脑炎症相当关键”的观点。例如,一项研究已经确
在狂风肆虐的一座冰岛高原上,一支由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构成的国际团队正在启动一台具有创新意义的机器。这台机器的设计目标是改变地球大气组成。 如果一切顺利,这台机器内部的巨大真空腔体很快就会吸入大量空气并分离出其中的二氧化碳,接着便把这些温室气体锁死在地下深处的古老岩石中——如果不这么做,这些温室气体仍旧会让地球不断变暖。 就在几年前,这类试图重塑自然环境的技术还只是处于科学边缘:成本太高、太不符合
癌症是什么?癌症就是身体里面出现不死的、疯狂生长的异常细胞——癌细胞。癌细胞通常由人体内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而形成。当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就会产生癌变,而人体内有两种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基因,第一种是癌基因(oncogene),第二种是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如果这两种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发生癌症。 那么癌症会遗传吗?抗癌的靶向药物有哪些?被誉为“靶向药物的圣杯” 的p53靶向药
唐豪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副研究员 一个三年之约的兑现 对2022级星友唐豪的采访可追溯到三年前的一个约定。2021年 2月1日,我与《世界科学》杂志的编辑拜访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金贤敏教授,约这位彼时已在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不凡成绩的启明星专家为杂志撰稿。唐豪是金老师团队的成员,那天访问中,金老师很推介这位当时是助理研究员的学妹。那段时间,金教授团队有多篇文章在领域内顶刊发表
1995年,英国社会学家艾伦 · 欧文(Alan Irwin)在《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一书中率先提出“公众科学”这个概念。2024年5月30日至31日,现在哥本哈根商学院担任教授的艾伦 · 欧文参加了第9届浦江创新论坛之“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当下,“公众科学”已经在国际掀起了一股新浪潮。为此,《世界科学》编辑部策划采访了艾伦 · 欧文。自首次提出“公民科学”的理念已近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两翼理论”确定了科学普及在新时代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也对面向未来的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发布了新一版《关键和新兴技术(CETs)清单》(简称《清单》)。《清单》以美国2020年发布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表1)为基础,每两年对“关键和新兴技术”列表进行一轮更新。《清单》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未来最重要、最急需技术的认识和判断。NSTC指出:《清单》可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优先顺序信息,也有助于美国在全球科技战略竞争中赢得关键优势。
从远古之时起,人类已经尽最大努力来尝试逃避死亡。今天,革命性的科学进步将科幻小说的构想转换为日常的现实,我们距离延长寿命甚至实现永生的目标,是否更加接近了? 倘若目标实现,我们真的想要永恒的人生吗?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印度裔分子生物学家文卡 · 拉马克里希南(Venki Ramakrishnan)在新著《我们为何死亡:衰老的最新科学和永生的探求》(Why We Die:The New S
新研究揭开了人类意识的面纱,证明人类的自由意志的确存在——但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他们的发现令人不安。 纵观历史,凡人试图探究灵魂深处的努力都会被视为傲慢。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有力地表达了这一观点,他对那些“要揭示我内心奥秘”的人大发雷霆。他指责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顿试图把他当作某种乐器来演奏,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人。他斥责道:“你们让我觉得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 如今,再没有这样的禁忌。哈
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典型特征包括:多部位(如手、手臂、腿、下巴或头部等)不自主摇晃(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硬(收缩时间延长),有时还伴发全身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而导致摔倒概率增加。帕金森病患者除运动异常外,还常伴发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减弱、情绪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疼痛等其他症状。 帕金森病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第一为阿尔茨海默病(又名老年痴呆症)。所谓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大
关于雄心、恐惧和金钱的故事。 2015年7月,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的妻子妲露拉 · 莱莉(Talulah Riley)在加州纳帕谷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生日派对,庆祝其44岁生日,参加派对的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 当时马斯克还没有收购推特(Twitter),特斯拉刚实现盈利。 马斯克的好朋友、谷歌(Google)首席执行官拉里 · 佩奇(Larry Page)也被邀请参加了派对
在玩模拟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冒出一个想法:我们所处的宇宙会不会就是一个我们无法想象到的种族的玩具呢?下面这篇《租赁宇宙》的作者就将这个想法写成了小说。 嘿,伙计们!欢迎来到租赁宇宙商店。这是为无尽人生准备的无尽娱乐。是第一次光顾吗?棒极了。等你准备结账离开时,我们会为你注册一个新账号,但是首先呢,我要先带领你们参观一下商店,解释租赁步骤,向你们展示可选择的宇宙类型,诸如此类。 那么,我们目前的库
彼得 · 希格斯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曾预测玻色子的存在,解释为什么粒子有质量,并在48年后见证了他的同名粒子的发现。 1964年夏天,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彼得 · 希格斯(Peter Higgs)撰写了两篇简短的论文,概述他所设想的能够赋予基本粒子(宇宙的基本组成单位)质量的机制。在其中一篇论文中,他特别提出了一个可测量结果——预测存在一种新的大质量粒子。近半个世纪之后,他先前预测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