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化学中考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坚持核心素养立意。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趋势体现为:考试功能从重“甄别选拔”到“四位一体”,命题立意从知识、能力到核心素养,考查载体为真实应用情境,试题呈现从“散点式”到“结构化”,考查要求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需做出积极的变革。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考命题; 素养立意; 真实情境; 引导教学 文章编号: 1005-6
摘要: 构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分析框架、建构特点研究框架,对3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关“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与内容构建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具体要素分类分布中,3版教材有大致相同的分布规律;在内容建构上,3版教材在位置分布、要素功能和呈现方式上也存在大致相同的建构特点。 关键词: 国家认同; 高中化学新教材; 构成要素; 内容构建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4)02-00
摘要: 运用citespace对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八种SSCI期刊2000~2022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际科学教育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素养的多维度发展;注重科学探究和情境化教学实践;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教育主体内在差异。研究前沿经历了从学生观念到发展科学素养、STEM教育的演进,且始终关注师生的学习和发展。结果启示须关注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基于跨学科学习弥补分科课程不足,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摘要: 坐标曲线图像题要求学生理解图像的本质与变化规律,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借助四重表征和数据-框架理论,开展个案研究,构建学生思维模型。借助该模型,利用一道承载“离子反应”相关知识的题目探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水平。通过分析先验知识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发现学生在坐标曲线图像题解题过程中,由于提取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弱,易产生相异构想,且其微观表征能力
摘要: 学科实践是当前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基于可见的学习理论,建构了“目标(为什么学为什么教)、知识(学什么教什么)、实践(怎么学怎么教)、评价(学到什么程度教到什么程度)”可见的学科实践学习四要素分析框架,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为学科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为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支架。 关键词: 可见的学习; 学科实践; 跨学科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 文章
摘要: 借助CER理论模型,以废水中氨氮去除为真实情境,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分析推理获得与论断匹配的证据,形成“证据—推理—论断”的化学学科解释表达范式,提高学生的学科解释能力。 关键词: CER理论模型; 情境问题; 学科解释; 证据推理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4)02-0034-07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摘要: 教学设计需兼顾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征及知识的整体性。基于化学史,纵向厘清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路径,提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认知逻辑;基于学科逻辑,横向厘清现代化学理论视域下的概念结构体系,提取凸显知识系统与完整的客观逻辑。通过十个学习任务完成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表征与调控,突破或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的迷思问题,发展学生的定量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反应限度; 化学
摘要: 以“尿素的合成与合理使用”为情境主线,以“感受尿素合成的新方法”到“感知尿素之功”及“感知尿素之过”再到“感悟尿素的环保价值”四个逐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展开“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单元复习,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和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学
摘要: 以人教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从“依据已有事实,初步论证酸与碱的反应→利用建构模型,论证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辨识微粒变化,推理酸与碱的反应”三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从素材收集、实验事实、宏观微观等视角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推理论证。围绕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分析,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通过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个例论证,推理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普遍规律,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培育学
摘要: 为提升学生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以古代火法炼铜为情境,通过文献资料与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作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用于实践。在第一次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并作进一步改进,成功完成模拟古代铜的冶炼的第二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学,助力学生自主形成“碳与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网络,提升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模拟火法炼铜; 实验探究; 核心素养
摘要: 教育装备与教学融合创新的视域下,结合创新化学实验SCAMPER法,首次将胶囊及压片制样工艺应用于新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对教材中硫与铁、浓硫酸与蔗糖、铝热反应三个实验重新设计,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清晰、安全环保,实验装置取材容易、经济实惠、易于师生探究与实践,可为广大基层学校推进创客式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客式实验设计; 硫与铁反应;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制取氧气的现状及发展历程;通过简易供氧器制作拓展知识边界、建构认知新模型和提高工程技术素养等。经过不断地优化制作方案的实践以及系列评价,逐步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教学更符合实情规律,过程更衔接贯通,进而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设计制作; 简易供氧器; 实践活动; 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文章编号: 1005-6629(2
摘要: 人教版教材中关于“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等传统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等情况。结合文献中一些改进方案,借助宣纸等用品,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让“铜树银花”完美呈现。改进后的微型实验现象明显、易于推广、有艺术趣味、观赏效果好,学生在收获实验成果的同时提升了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微型实验; 实验改进; 铜树银花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4)02
摘要: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中的“二氧化硫制备和性质”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改进设计。使用具支试管等仪器将SO2的制备与性质检验整合在密封装置中连续进行;借助压力传感器和pH传感器分别测量SO2溶于水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和溶液pH的变化。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和有益环保等特点。 关键词: 二氧化硫制备; 性质实验; 简易装置; 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
摘要: 分析不同时期教材中压强对平衡移动影响实验的演变、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质疑。用表面温度传感器测定将注射器压缩至原体积的一半或扩大至原体积的两倍时温度的变化,并通过将盛有相同NO2气体的试管放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对比温度对2NO2(g)N2O4(g)平衡体系颜色的影响情况。实验发现,注射器压缩或拉伸过程中温度对体系颜色的变化影响不大,以此说明注射器研究压强对平衡影响的实验结论是可信的。 关键词:
摘要: 基于一次市作业设计比赛的视角,阐述“双新”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的依据、流程和总体规划思路。从“梳理与整合、迁移与应用、探究与实践、链接与融合、综合与评价”五个作业组成模块出发,举例分析高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与编制的新思路,并提出“要依标命题、借助实证与数据、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等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双新背景; 高中化学; 单元作业设计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4)02-0
摘要: 以2023年北京市等地区的31份中考试卷中的情境化试题为研究对象,基于情境化试题的内涵从情境素材、情境育人功能、情境质量以及情境化问题设置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的结果提出情境化试题命制须挖掘真实和有价值的情景素材、聚焦问题的测试功能等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中考化学试题; 情境; 内涵; 功能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4)02-0086-06 中图分类号
摘要: 基于阿伏伽德罗定律被认可的历史考量,从描述方式一致性和证据推理的方法论角度,以电解水的探究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化认识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和实质。分别在体积固定和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呈现分子构建气体体积的过程,展现阿伏伽德罗定律“不同气体”的“不同分子尺寸”和“不同分子质量”的内涵,为学生完整地认识阿伏伽德罗定律提供可靠的途径。 关键词: 阿伏伽德罗定律; 电解水; 水的组成; 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