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同步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此番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值得关注。 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支持高校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等战略急需和未来新兴领域布局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激活方式和培育路径,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
郑州轻工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推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聚焦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重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等重要论述及最新讲话精神,持续抓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南阳师范学院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构建和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融入全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学校积极组织各教研室分专题开展系列集体备课,找准切入点、侧重点和关键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准教育强国建设方向,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强化理论学习上下功夫。立足校党委、院党支部、团支部“三个层次”,结合学校各院系工作实际,面向领导干部和师生党员,分类提出理论学习要求,有效促进师生整体跟进、学出实效。按照校党委要求,共印发重点工作提示清单5期,指导各党支部
摘 要:自河南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的“第一战略”“第一工程”以来,河南高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基于此,从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一流人才培养和引育以及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入手,调研了河南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服务“第一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主阵地和策源地作用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第一战略”;
摘 要: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民办高校在助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和行动方向,聚焦突出问题,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引导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教育强国;建设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及其重大
摘 要:传统专业是支撑地方行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因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发展目标不清晰,导致其育人环境特色弱化、育人环境功能减弱。为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讨传统专业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六个方面提出重构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若干策略,期望能够为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优化重构提供参考、借鉴,从
摘 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应从创设制度激励环境、推动各类教育融通发展、实施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工程、实施老年教育效能提升工程、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加快发展“互联网+”终身教育等方面入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河南省终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
摘 要: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和德才兼备的职业能力,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人才。 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融合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摘 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高校在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应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以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探索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资源统筹、人才培养、育训结合、产教融合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地方高校;乡村振兴;产教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随着
摘 要:职业体验教育基地是实施职业体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在建设目标上突出育人性,在建设内容上凸显体系化,在参与主体上呈现多元化。高职院校在职业体验教育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建设理念上趣味性有余而育人性不足,行动实践上重模块化建设而轻体系化建设,以及资源整合上单主体与多主体协同的矛盾。为推动职业体验教育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快理念转变,以育人为核心建设基地;加强一体建设,以系统化为重点建设基地;整
摘 要:服务区域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标志。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河南众信智能装备服务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依托智能制造产业链,以“人才培养、岗前培训、产研服务”为实施重点,立足于服务郑州航空港区非标自动化产业的装调与运维、升级与改造,打造“红匠育成”育人模式,为产业急需人才建立长效的育人机制,聚焦企业的定制化培训,为企业人员技术技能的精准升
摘 要:高校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针对思政课话语体系转化面临的困境,高校必须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教材,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变。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政课;话语体系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
摘 要:以学生党建为切入点,探索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现状,提出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146”工作模式,即明确一个工作思路、完善四项工作机制、夯实六大工作基础,为高校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关键词:党建;思政教育;平台建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
摘 要:高校思政课要拓宽教育视野,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应着重从课堂空间、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机制六个方面入手,深化思政课社会化内涵,促进思政教育与社会环境良性互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但一段时间以来思政课的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摘 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遵循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基本原则。讲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需求与现实回应,讲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真理魅力与价值指向,讲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驱动与需求导向。讲深是讲透和讲活的逻辑起点,讲透是讲深和讲活的关键环节,讲活是讲深和讲透的生动显现,三者统一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 关键词: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教学实效性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历史资源,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价值,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河南作为我们党较早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党组织的省份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网络活动的重要参与群体,需要规范其网络行为,增强其网络法治意识。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与网络教育存在的不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促进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新时代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
摘 要:近年,我国因突发事件而引发的网络舆情频发,这凸显出提升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的迫切需求。在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信息甄别能力不足、缺乏理性判断、传递不实信息等问题,这无疑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影响。基于此,研究突发事件的情景演化动力,以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介素养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情景演化;媒介
摘 要: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是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为例,深入剖析地方涉农高校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三全育人”背景下涉农类专业实践育人的科学路径,以期为地方涉农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涉农高校;“三全育人”;实践育人;路径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员全方
摘 要:我国以农业立国,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伦理智慧、生存法则所产生的思想感召力和文化辐射力,深刻影响着中华各民族儿女的行与思。将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内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同时还能为实现乡村振兴赋能。推动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完善农林高校耕读育人体系,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因素、战略支撑和重要基础,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其中跨省流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据流出人口重要部分。为避免陷入“发展落后—人才流失—发展越落后”的循环,可通过推动高校深度融入地区发展、在高校评价中设置“留豫率”指标、持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等举措,着力引导河南高校毕业生留豫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跨省
摘 要:为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在高校开展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计划。政策实施以来,高校为基层培育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优秀全科医生。但同时,定向培养的免费本科医学生也存在着职业认同感低的问题。对此,高校要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合理规划教育阶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升临床医学(定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立德树人;职业
摘 要:长期以来,较高的就业期望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学历贬值、职场内卷等问题导致不少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文章借用社会空间理论,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这种困境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空间理论;社会适应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且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摘 要: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是实现产业人才供需精准对接的必经之路。基于医药卫生行业的特殊性,高职药学类专业人才在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要求很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优化产教融合路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打通产教“合而不融”的痛点,推动校企双方协同育人。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2017年国务院办公
摘 要: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是引导大学生增强就业创业意识、掌握就业创业技能的主要课程。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定位不清、教学内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可从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评机制等途径入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高质量就业创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就业创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
摘 要: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质量的教材是课堂教学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和调查问卷,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类专业课程教材选用质量进行评价。深入分析已选用教材的出版年份、规划教材选用情况、教材出版社等内容;从管理机制、教材内容、教材排版等多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教材选用质量进行评价,剖析教材选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材选用质量提升的对策和建议。相关研究对行
摘 要:“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急需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保障。煤炭行业特色高校(以下简称煤炭高校)作为煤炭行业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从煤炭高校“双碳”相关专业设置情况入手,系统分析煤炭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指出制约当前“双碳”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煤炭高校“双碳”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煤炭高校;“双碳”;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2020年
摘 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基调。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公安院校整体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分析公安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从细化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与制定相应指标要求、信息素养培养顶层设计、信息素养培养流程的自主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培养公安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策略,从而推进公安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公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摘 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热处理设备课程为例,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热处理设备;OBE理念;课程改革 我国于2016年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
摘 要:日益复杂的警务环境,对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要求也逐步提升。作为预备警察的培养基地,公安院校对心理学课程也越来越重视。然而,目前公安院校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团队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提升公安院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预备警察队伍。 关键词:公安院校;心理学;课程;改进策略 公安院校是培养警察预备队伍的重要基地,也是高等教育的特殊
摘 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突出课程内容实践性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教学内容。基于此,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目标,依托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流课程的建设
摘 要:由于“双高”建设的推行以及教育技术的不断改善,高职院校的数字校园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智慧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潜能。分析“双高”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实践,探讨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给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高计划;智慧校园;高职院校 一、研究背景 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
摘 要:推动大学英语教师数字能力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数字化教育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加强英语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教学工具和资源、推广数字化课堂和在线学习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为大学英语教师数字能力发展提供支撑,助力教育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数字化教育;数字能力发展 一、数字化教育的重要性 数字化
摘 要:开展通识写作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形成普遍共识,但作为在高等教育中占较大体量的应用型高校,其对开展通识写作教育的路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从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教学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入手,以许昌学院“1+N1+N2”通识写作课程体系为例,提出契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写作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近年,大学生写作
摘 要:课语整合式教学(CLIL)强调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方向。但相比常规大学英语教学,课语整合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探讨课语整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其教学能力发展的系统性、激励性、自主性等几项原则,为课语整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课语整合式教学;教学能力;影
摘 要: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存在生师比偏高、伴学机制重形式轻内容、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教育知识图谱的智慧伴学机制。该机制融合了同伴学习、合作学习、导生制等基本思想,构建了由教师、高年级导生、同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立体化伴学机制。通过构建智慧伴学大数据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伴学组织的信息化、伴学过程的数字化和伴学管理的智慧化。设计了教育知识图谱赋能智慧伴学策略,
摘 要: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还是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学校层面重视力度有待加强、学院层面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教师层面内涵认识有待提高三个方面的问题。为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构建系统的顶层设计体系;学院要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完善的协作保障体系;专业教师要同向发力、形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其中美育课程思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找准并解决传统美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痛点,改变僵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打造立体、多元、高效的美育思政育人格局,既需要在美育主体、理论基础、方法手段、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创新,又需要探索美育课程思政实践创新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课程思政;美育实践;建设路径 美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新领域,旨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教学中的关键路径。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强化其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明确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目标及融入路径,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授课方式以及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
摘 要:翻译技术课程是翻译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新时代急需的语言服务人才至关重要。立足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进行课程改革,能够在有效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翻译技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外语专业高等教育自2006年起设立本科翻译专业,旨在为国家发展培养具备口笔译能力、“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翻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