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写成了文章、写出了故事就是作家了,更谈不上就是好的作家。 作家之所以为作家,应该有其标准、尺度,不能太随便、太廉价。文坛优秀的前辈们,比如雨果、但丁、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等,他们树立起来的尺度是我们行进在文学写作道路上的路标,也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学创作需要技术,但它本质上绝对不是一个技术活,其本质还是人类的精神。上面提到的这些小说大师,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还
【阅读导引】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州宣城(宣城古称宛陵,今属安徽)人。公元1002年,梅尧臣出生,欧阳修说“其家世颇能诗”。梅尧臣幼时家贫,但酷爱读书,少即能诗,但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直到50岁才因为被举荐勉强获得同进士出身。终于做上京官的他,没过几年因为身染疫病,不幸去世,享年只有59岁。坎坷而不幸的命运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写出了
【阅读导引】熟知诗词格律是一个诗人必备的基本功底,从小便要熟知并背诵各种韵脚和对仗,还要背诵大量前人的诗词,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灵活地运用字词的读音、娴熟地按要求排列组合。所以,写诗的过程大致是先歌而剪裁,再自然抒发,再有严密格律。最后,就是与个人的经历和对生活的领悟相关了。至于诗歌的写作,有的诗乃一气呵成,如韩愈的《山石》;有的诗则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思考;有些诗则是把某些预先想好的诗句“组合”起来
【阅读导引】近年来,“BE美学”越来越火。BE,是Bad Ending的简写,意为遗憾、让人伤心的结局。从早年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到前些年大火“出圈”的《东宫》《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再到关于《长相思》BE的热议,这些影视剧每次上热搜的情节总是和“虐”分不开。尽管许多剧“为虐而虐”,用缺乏逻辑的权谋戏和主角“不长嘴”造成的沟通误会来制造虚假的冲突;但不得不说,那些让人遗憾、心碎的“意难平”实在
《老人与海》近尾声处写道:“他知道自己现在终于打败,而且无可补救。”拢船登岸后,圣地亚哥对男孩曼诺林说:“它们把我打垮了,它们真的把我打垮了。”我们不禁要问:圣地亚哥真的失败了吗?从结果的物质得失来看,他不仅一无所获,还损失了不少财物:钓索、鱼叉、短棍,等等。此外,此次归来他又延续了此前的一个纪录——八十七天徒劳无功。这真是彻底的失败! 小说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宣告一个老渔夫的失
“俯仰”一词可以追溯到《周易》,书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由此可见,“俯仰”一词,产生于“天、地、人”整体的关系中,“俯仰”是人与万物产生情感联系的基点,“俯仰”所呈现的视觉和心灵上的空间感和时间感,给了人情感衍生的参照点。 “俯仰”一词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
以女子之身而能独步文坛,在古代中国,注定了仅此一例;能够与李白、李煜并驾,被称为“词家三李”,更是莫大的殊荣。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盛开在名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宋诗词中,依然高标独举、流光溢彩、璀璨动人。她是宋词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声声慢》是她南渡以后晚期作品的代表作,被部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必修上册第九课。教材编写者在课后的“学习提示”中提示学生:学习这首词,要“揣摩词人因外物触发的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理应包括读古书经典。这既是将课内外语文学习相互融通的需要,更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妨从昔日的启蒙教育说起,过去有“三百千”之说,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通了这些书,便识得一定数量的汉字。而韵文的编排方式,又便于记诵。且说《三字经》,既供识字之用,又颇具义理,多有文化内涵。该书先讲教育的重要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先说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这是唐末五代十国分裂时期,韦庄在离家漂泊途中写下的词句。情景交融,熏香掬艳,华美入骨,眩目醉心,令人回味。 韦庄为唐末花间派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诗,或伤时,或感旧,或离情,或怀古,或圆稳整赡、音调浏亮;或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其词,多写自身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本,选取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人教社的编辑,将“唤渠朝餐歇半霎”中的“渠”注释为“他”,实是误注。 正确的注释应该是将“渠”标注解释为“她”,即诗中的“田妇”。 时下,宋诗的鉴赏著作,最普及的恐怕当属上海辞
思维即作者对一个具体话题进行思索的过程,它包括激活、联想、想象、分析、界定、分类、比较、鉴别、评价、延伸、拓展、关联、发散、聚合等多种多样的思维方法的运用。合理运用这些方法来审题立意,现场生成思路并梳理资料,然后转化成文字,编织成文章——这是成熟作者的基本写作技能。 一、审辩式思维,避免片面化 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幼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主题为“潮起亚细亚”,“潮”的灵感来源于钱塘江潮涌。其实,“潮”除了是一种自然现象,还代表着体育的蓬勃力量、一往无前的中国精神,更代表着时代奋进的发展趋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 屋舍 傅菲 ⑴屋舍特别经得起破旧,像一个人,特别经得起衰老。墙,是黄土墙。瓦,是红土瓦。四面黄土墙,前后各开一扇门,两个斜屋顶,便是一间河边的屋舍了。一间屋舍可以住人三百年。 ⑵红土瓦要经五十年以上的日晒雨淋,黏土烧制出来的红色才褪尽,成了黑瓦。瓦楞上有了狗尾巴草,一根两根,竖起来,随风招摇。瓦垄里,乌青的苔藓长了毛茸茸一层。夏季,青苔卷曲
部编教材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可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阅读学术著作不得其门而入,就连第一点最基本的要求“读通读懂”都很难做到。教材的编者提供了四个任务来帮助学生阅读,一是“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二是“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三是“关注问题,学以致用”,四是“拓展阅读,知人论世”。查阅许多一线教
忙碌后,从紧张里突然放松下来,总会感觉无所事事、怅然若失。习惯了快节奏,适应了高压力,几时曾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去看看生活里被忽略的“它们”? 清晨·日出·街灯 五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如条件反射般起床洗漱,穿衣背包。推开家门,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惺忪的睡眼被迫慢慢睁大。 向东走去车站,算是一天里难得的静谧时光。小城还未开始一天的繁忙,车辆偶尔过往,带起一阵阵风,没有车水马龙的
在杭州亚运会羽毛球女单赛事中,陈雨菲决赛不敌安洗莹痛失金牌,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面对一系列质疑的声音,陈雨菲在微博发文《今天开始,就是陈雨菲2.0了》,正面作出回应。 作为一场备受瞩目的比赛,陈雨菲的输球难免让广大球迷遗憾唏嘘,尤其是在经历了第二局转机和决胜局崩盘之间的心理落差之后。这固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网友指责陈雨菲没有斗志,就显得有些荒谬了。从比赛过程看,陈雨菲在决胜
在杭州亚运会女子羽毛球赛事中,曾经的奥运冠军陈雨菲不敌韩国名将安洗莹。有人批评陈雨菲没有斗志,有人替她解围,说并不是陈雨菲不尽力,而是对手太强。舆论渐渐发酵,陈雨菲回应道:今天开始,就是陈雨菲2.0了。 在微博上,陈雨菲称,自己立志成为陈雨菲2.0,要做更多陈雨菲1.0不会做的事。她客观冷静地分析了这场滑铁卢之战。从赛前到赛中,从自身到团队,可以说万事俱备;只差她的身体健康那一阵
我屏住呼吸仰望。 我被这株大得出奇的紫藤震撼了。那从架子上喷涌出来的、蔓延出的紫色花朵,一束束地堆积着,一下就攫住了我的目光。花瓣很小,数量却多得惊人,一团团地簇拥着,却又因浅亮的颜色不让人觉得拥挤。风吹来,花叶发出“簌簌”的声响,诵着紫幽幽的调子。 四月,阳光,微风,紫花。好一个美妙的世界。 校园里其实还有几株紫藤,只是因为位置很偏僻,很少有人光顾。我去过几次,都只觉得冷清。它的颜色很淡,
最近在看侯孝贤的电影,观影时总觉得是在读田园诗。我静静地观看片中人来往穿梭、吃喝拉撒、嬉笑怒骂,真实到仿佛在观看自己的生活。不经意间,内心生发出一种特殊的感受。上一次产生这种感受,是在青海一个喇嘛庙里,当我看到虔诚的老妇人磕长头时。 也许,生活与修行,本来就是一回事吧。 小时候,奶奶总给我们做糖粥。用砂锅装着粳米和水,大火烧开后,就用文火慢慢地“笃”(吴地方言,煮粥叫“笃”)。老一辈人生活的一
如今,不少人受“内卷”之累,甚至有人因此选择“躺平”“摆烂”。对此,我想开出两剂药方:“降噪”和“滋养”。远离喧嚣,滋养心灵,能让我们行稳致远。 “降噪”指坚定自己的初心与目标,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降低焦虑程度,奋勇前行。 自古以来,便有许多文人雅士在“降噪”中获得心灵的宁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远离喧嚣人世,坚定热爱自然的隐居初心,寄情山水,结庐人境,无车马喧,观“依依墟里烟”
何谓“鼎足对”?“鼎”是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皿,三足两耳,相当于现代的锅。人们通常用“鼎足”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所谓“鼎足对”,就是由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明代宁王朱权给它取了个动听的名字:燕逐飞花对。 “鼎足对”没有现行对联(即上下两联)普及和实用,但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亦有研究和欣赏的价值。 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
生活的艰难意味着当代意义的缺失,意味着无法解决地拘泥于无意义的因果联系。在徒劳无益的尘世近处和天堂远处枯萎,意味着必须坚定不移却不能从赤裸裸的、残忍的物质桎梏中解放自己,即生活的最佳内在力量所要征服的永恒目标,用形式的价值概念来说就是平庸。 生活的极乐在优先稳定的和谐中归入了史诗的韵文:神话中涵盖所有生活的前诗歌过程,已经把存在从任何平庸的艰难中解脱出来,而在荷马的韵文中,只有这春天的花蕾正含苞
曾任美国第十九任公共卫生署长的维伟克·莫西医生在《当我们一起》一书中,谈到孤独对人的心理与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多数人不知道,孤独感原来是一种来自人类远古祖先的保护机制。 莫西引用被称为“孤独博士”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卡奇奥普的观点指出,人类今时今日的孤独感,并不始于现代都市文明,而是始于我们的祖先。从古至今的孤独感,意味着同一件事:危险。 在二十一世纪,孤独感未必指向即时的、致命的危险,但可以想象,
美是对当下的收获,是世界转瞬即逝的刹那深印在我们内心的影像。眼睛、耳朵或想象力突然成为此处与彼处、过去与当下、内在与外在之间的桥梁。美是存在于外界的事物与内心深处的事物之间的对话。 美是深深的关注与忘我共同所臻之境:忘我地观看、倾听、嗅闻或触摸,因此抹去我们的孤立和与他人的距离,以及对他人的恐惧。美引领我们穿过迷醉,来到那造成我们之物与造成世界之物交会的边界。 美总是被发现于对称与引人入胜的不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在秋风肃杀、秋雨凄凄的日子里,人心除了伤感,其实往往也会变得对生活、对他人,包括对自己,多一份怜惜和爱护之情。因为可能正是在第二天的早晨,霜白一片雨变冰。于是不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秋风先行,但见“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秋风仿佛秋雨的长姐,其行也匆匆,其色也厉厉。秋风扯拽着秋雨,仿佛要赶在“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的冬季之前,向人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