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学楼的路上,不经意间瞥见金边黄杨的叶尖是蓝紫色的,我很诧异,忍不住凑近去看。 蓝色缓缓颤动,原来不是叶子,而是只蝴蝶。我没有打扰它,只是悄悄地转身离开。走到半路忽想,我们偶然相遇,匆匆一面即别离,没有留下丝毫痕迹。不甘如此,于是折返,轻轻将它触碰,它陡然飞离,朝一树玉兰而去,徒留我于原地。 我眼见它消失在繁花烂漫处,再也寻不见踪影。也许下次我们仍会遇见,可我不能肯定是否是今日见到的这只。
阳光静默,平衡着万物的耐心 一场绿色的烟雾弥漫开来 在风的自述中,柳絮 来得永远比雪花更加轻柔 这些白色透明的小绒球 像少年的眼睛, 记录着不必远行便能望见的美 而到了夜晚,就连湖水 也会被时间所凝固, 水鸟踩进静穆的梦境 雕像般静止,扮演一个优雅的阴影 和那些熟悉星辰的植物一同 在夜行动物的目光中 映照出一幅隐秘的油画
短暂休息的日子里,我一度睡眠不足,难以从工作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逛鲁迅公园可能算是我这段不长的时日里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可踏入公园,看着此前洁白粉嫩的樱花早已被一片茂盛的墨绿树叶取代,我只觉春天已渐趋消逝,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暮春时节,梅花谢了,玉兰谢了,海棠谢了,樱花谢了,许多属于春天的花都谢了,树叶却鲜绿如洗般发着光。尤其是若绿云一般鲜亮的鸡爪槭,于幽深道路旁掩映,于豆绿色溪流边默立,一切恰如其
阳春三月,这四个字,有光、有温度、有时节,原本自带冰雪消融气息的词落在了江南,却变得飘忽不定起来。连绵不断的春雨才是杭州三月的基调,遇见日光成了一场浪漫的邂逅,偶尔从积雨云的缝隙里泄露的日光,都会成为春之圆舞曲上悠扬的音符,让人止不住地向往云后的太阳。 遇见长桥公园,便是在这样沉沉的天气,连期盼已久的周末都变得濡湿而混沌,偶尔有黏腻的雨丝落下,打在湖面上,泛起再小不过的涟漪。 我坐在一旁的木质
小时候,我最羡慕故事书里描写的城市小朋友去有各种游乐设施的公园里玩乐的场景。那时候我总在想,住在公园附近的孩子真幸福啊! 我的家在北方乡村的一座大山下,山的名字极为普通,是根据山的形状而起,叫七峰山。《魏书·地理志》曾载:“七峰山古称七石山,因山有七峰列峙,如笔架,故名。” 初中时,我总觉得那山,以及山名太朴素。更大一些后,我爱上了汪国真的诗,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
★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家里换了大房子。搬家前夕我收拾房间,清理床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棕色的长方形木箱。灰尘在空气中悠然飞舞,我轻轻将尘封了几年的箱子打开,一样熟悉的物件映入眼帘——那是一把上好的红木琵琶。 看着它,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二年级的初夏,耳边似有琵琶声清脆悠扬,笛音幽远清和,还有少年的声音从远至近,语带笑意地呼唤我:“洛潇 “洛潇湘,你又要去练琴吗?” 同学在背后拍
每至大叶紫薇花绚烂如霞的季节,往事就纷纷冒出了头。 ●○○○○○ 遇见陈思怡那天,我格外狼狈。 月考时,我因为熬夜看小说,精神涣散,最后竟连语文作文都没写成,闹了个大笑话。随后,陈芸老师又在课堂上将我拎出来狠批。我本来心里也难受,老师的几句狠话更让我心焦。下课铃一响,我就夺门而出。我闷着头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被坚硬的水泥地擦去了一层皮,渗着血丝。 陈思怡就是在这时候出
春节那几日,我和Z在洛阳。走过老城区时,我意外地发现这里房子的窗户大多竟仍是蓝色的玻璃,通过玻璃窗能看到屋内晾晒的被单与窗角小小的仙人掌。 童年时,我也曾住在这样的房间里,透过蓝色玻璃看外面的世界:交错的高压电线,色彩纷呈的瓜果摊,以及晚霞下的小山。我跟Z说,小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翻过那座山,去看看山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 冬天的时候,那座小山上常常覆着薄雪。我写完作业后会趴在窗边开个小缝,看月光
有一天我在家里找一本年代久远的书,意外翻到了几本陈旧的本子。我将本子翻开,钢笔留下的字迹让我陌生。那是我的日程本,上面记着日期和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当然,更多的还是我的闲言絮语。 这些闲言絮语成了日程本里最鲜活的部分。我记了老师的语录,记了当天有趣的事,还记了和朋友的谈天说地。少年时代,笔头还真是勤快,可能因为情绪没有太多别的出口,什么都要往这个本子上写,这倒也留下了赖以追忆的凭证。这十年来许多
我是个味觉迟钝的人,对美食总少一分追求。早些年有过对烘焙产生冲动的时刻,那会我还购买了烤箱、面粉和奶油,却因无法判断冰箱里的奶油是否新鲜而整个呆住。那天等到傍晚,等到母亲归来帮我判断奶油可否使用,这次烘焙才有了定数。 香、臭、鲜、腥的过渡与临界点是多么的细致、微妙,对味觉迟钝的我来说,要捕捉到这份感受力,绝非易事。 我对美食迟钝,可我喜欢看写美食的书,也喜欢读写食物的段落或词句。 眼下这本《
一 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爸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这店面积不大,加上门口的空地也只能摆下五辆摩托和一些轮胎、充气泵、各式零件以及扳手等物品。好在店面的上面有个半层隔间,那里便是我的乐园,我经常在那里玩玩具。 那时骑摩托车的人不多,我爸还不是特别忙,空余的时候他就会把我从隔间抱下来,陪我聊天,给我讲故事。一开始他讲《西游记》里的故事。他把内容梳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次讲一个,这样既能让我意犹未
一 在一个气息压抑的午后,我忽然觉得变成鱼比变成鸟简单。 “我觉得……”教室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鱼缸,里面紧张的气息就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水。可我刚说出这三个字,剩下的那些字就变成了一堆泡泡。 从教室窗户的玻璃上,我看见了一条鱼,那是我自己,我变成了一条鱼。说不清是什么种类,可能是草鱼,也可能是鲢鱼,总之是一条毫无特色的鱼。 “李墨怎么还没来?”班主任走进来,一眼就看见了我的缺位。
◆ 我是一朵云,出生在云苗村。在云苗村,家家户户都以编织云彩谋生。我们会从世界各地收到云彩订单,上面标注了具体的经纬度、体积、形状和含水量等。云苗村的村民们会严格按照订单信息为客户编织一朵又一朵精致美丽的云彩。 从云苗村起飞之前,我和好多小伙伴像气球一样挤挤挨挨地等在院子里。我的小伙伴同我讲了好多路上要注意的事项,负责生产我们的阿婆阿公也是耐心叮嘱,生怕我们刚一起飞,就被几阵大风吹得没了小命。
我坐在老家的房间里,对着电脑敲敲打打,构思那名为未来的东西。比起喧嚣的白天,我更喜欢寂静的夜晚。夜晚的神秘和未来相近,像只陶罐,只是打开盖子嗅一嗅,就能闻到来自深厚地底孕育的生命气息。 前段时间和父亲通电话,他担心我的身体状态。我告诉他,我没什么大问题,只是需要回老家休息一阵。他叮嘱我,别着急,慢慢来。 我知道,在我们那样的小地方,回家了会被当成“稀罕物”。好在一直留在老家的阿
秋的讯息已托风寄来,秋意踏着清晨的丝丝凉风悄然而至,把脑中的昏沉带到空中,吹向远方。 秋天来了,太阳不再早早升起,暗紫的天空隐约显现出云的轮廓。街上依旧安静,时不时有车灯晃过,伴着轰鸣渐远。 转过街角,跨上大道,静谧的凉意转瞬消失在攘攘的人声里。街边的流动摊贩三三两两,路旁的早餐店也摆出桌椅,油条酥饼香气四溢,盛粥的大铁锅上热气缭绕,升腾至半空,融入昏黄的灯光里。背着书包的学生或蹬着车呼啸而过
我的故乡不大,却装下了我儿时的欢乐。 我的故乡是座老城,人口流动较小。从东头到西头,每家每户都叫得上名号。孩子们一放学就在街道上玩闹,不玩到腹中空空是不会回去的。家里饭菜都上桌了,可孩子还不见影子。大人们也不会着急,走上街头见人问一句,便知去向。又或者吸一口气喊一嗓子,家里的娃就会从某个楼道里冒出来。 故乡的楼是上世纪建的,有些陈旧,土黄色外墙已斑驳,显出岁月的痕迹。楼的层高不高,楼上楼下,无
离愁摇疏影,细看是落叶。叶绿春已至,叶黄秋已来。绿去秋还在,冬离叶开怀。 叶在一季寒冬里蕴藏了丰厚的力量,它迎着春雨作青丝落地。绿意盎然时,它挡了一夏的热烈;绿意未散时,它撑起了秋日的蓬勃。被雪花落满时,它忍耐着严寒的孤寂,守望春的生机。 一叶将落,我问那摇摇欲坠的叶子:“你悔吗?”它急切地说:“不悔呀!不悔呀!我曾陪大地熬过寒冬,随春季绽放我的绿意,陪人们感受夏的热烈,如今这盛世如我所愿,吾
累了就歇会儿 炸洋芋: 何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现在我正在备考一个语言考试,每天在背单词、练听力的同时还要兼顾学校的所有课程与作业,同时我还在准备一篇比赛的论文。这样连轴转的日子已经持续半年左右了,我也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现在的疲惫不堪。很多时候我都有了放弃的想法,但在我“摆烂”偷懒的时候,内心却煎熬又焦虑。可当我拿起书本,打开电脑时,面对高难度、高强度的学习,又总是生出一股无力感甚至
Part1 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托马斯·福斯特说过,第一人称的作用和功能是直接性,让角色谈论自己时读者更加容易亲近他。电影亦是如此。《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正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眼中的世界,一个混乱的、碎片化的世界。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老人安东尼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但是安东尼的病情日益加重,而彼时女儿遇到了所爱之人,要到外地开启